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: java和javascript是什么关系?
然后小伙伴们是这样回答的:
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: java和javascript是什么关系?
然后小伙伴们是这样回答的:
在知乎看到了这个问题,MAC地址48Bit, IP地址32Bit,完全可以用MAC划分出一个段来作为IP的映射,或者干脆不用IP了,有啥不可以呢?
我觉得问题挺有意思的。我推测了一下。
这纯粹是一个历史演变:
10Base 以太网[Ethernet Version 2(EV2)] 是由施乐公司出去的人发明的,后来以太网被市场承认了就纳入IEEE802标准,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,那个时候就已经定义MAC地址了。
TCP/IP虽然最初是在1983年提出的,但是发展还是在1990年之后;另外TCP/IP也不是一个协议,而是一组协议簇,像ARP之类的和MAC地址相关的协议,很明显的,是在已有的硬件基础上开发的。
所以结论很明显,在早期只有局域网的时代,诞生了MAC地址这种硬件地址规定;后来联网机器越来越多,TCP/IP 成为主流联网协议,但是它的年龄和MAC地址是差不多的,也不可能再重新搞,为了适配现有的局域网模式,开发了ARP等协议;
计算机很多问题都是工程问题、商业问题,并不是技术完美就通吃天下,很多东西都是历史积淀、为了兼容现有系统而发展出来的。
比特币的block hash value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真随机值,也被各种dice机制用来做seed.
但是我老是在想:世界上存在真正的随机吗?或者再进一步,存在真正的随机+独立
事件吗?
周末读了《价值平均策略》 这本书,又生出一些无厘头的想法,记录一下。
这本书短小精悍,通篇探讨比较了三种定投策略,并用1926-1990年的美股市场数据进行了回测。
科技界历史循环,轨迹无法量化预测。
前几天看到bellard都在浏览器里面用WebAssembly跑虚拟机了,点进去试试,竟然模拟Win2000都有模有样了。
https://bellard.org/jslinux/index.html
不由得感叹人折腾的能力真是无比强大。
好久没有打开过VC++了,今天为了修改一个远古控件打开了久违的VC++,DEBUG模式下又看到了久违的”烫烫烫烫烫”~~~~
呵呵,FOMO3D 第一轮今天结束了,奖金10469ETH。
惊奇的是最后的幸运儿并没有买断最近的块或是依赖DDOS获胜,他纯粹是涓滴投注的策略流获胜。
但是打包这笔交易的区块非常可疑,这个区块中貌似只有一笔交易是发送给FOMO 3D long的,也不能排除是矿工玩这个游戏只打包自己的投注的可能性。
这个块是鱼池打包的,鱼池一直是以太坊的算力霸主。
如果真的是鱼池获胜的话,也说明即使是以太坊,大矿池在没有监管,垄断算力的情况下,做任何事情都有巨大的优势。虽然我一直觉得POW优于POS,但是现在我认为V神的顾虑有道理,我也希望能尽快看到以太坊切换到DPOS之后的运行状况。
总之,最后并没有出现全部算力涌出竞争最后几个块的局面,没有黑天鹅的黑天鹅。
这证明了P3D 以及衍生的FOMO3D的玩家其实还不多,即使已经吸纳了近100,000个ETH,还只是一个小众游戏。
很快FOMO3D就会沦为一个平庸的庞氏骗局Game Over。但是P3D最终会怎样呢?
我认为会有一个沉寂期,然后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机又吸引一波赌徒入场。
PS:加一个技术流分析:智能合约游戏之殇——类 Fomo3D 攻击分析
我非常奇怪网上并没有找到一本比较完整的伯克希尔.哈撒韦每年致股东公开信的整理集。
伯克希尔.哈撒韦的官网上只有1977-2018年的的PDF整理,至于中文没有比较权威的翻译,大多是零零碎碎的整理。
巴菲特先生的信徒如此之多,衍生出来的网红书籍数不胜数,为什么没有一部研究伯克希尔.哈撒韦每年致股东公开信的专著呢?期待有人能整理出来。
我花时间整理了网上公开的翻译合集供大家下载: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MLVlbasNe7ADHqSOKKtOlg
目前FOMO 3D的赌局剩余时间已经有多次下降到3小时以下了。
官方非常贴心的为我们指出了最后关头可能会发生的事情:
这几天又仔细读了一遍FOMO 3D和P3D的代码,又生出一些想法;发现这个团队围绕P3D构造的这个生态系统实在不简单,非常非常有意思,继续推演一下